做快樂的自己,而不是世界想要你成為的那個樣子。
批評公眾人物,是出於正義還是嫉妒?
我們總是「嚴以待人、寬以待己」。
以前有一個同事會為了買東西或是接送他人違停在路邊,他總說:「沒事拉,很快」,但當他目睹他人違停時,卻會斥責:「真是自私的人!」我們總是對自己很寬容,對他人很嚴格,尤其是對公眾人物。
最近吸毒事件引熱議,蕾菈跟Joeman被很多人批評,。這些批評主要基於兩點:
第一是違法行為,第二是公眾人物的榜樣。但是這些看似正義的批評,可能只是出於忌妒。
為什麼會這樣說?以下是我的看法。
關於違法行為:
吸大麻是違法且不當。但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時常不經意違法,比如違停。當你自己違停或是身邊的人違停時你會像批評吸大麻一樣嚴厲嗎?如果你說吸大麻怎麼可以跟違停比!沒錯,違停嚴重多了。
以下是幾起因違停造成的死亡事故,這在台灣每1-2個月就會發生一次,搜尋「違停致死」的案例不勝枚舉:
貨車違停紅線過街買午餐 機車追撞騎士亡
悚!三車巧合併排 女騎士成三明治遭輾斃
違停突開車門「擊落雙載夫妻」 1人遭後車輾過
貨車駕駛違停機慢車道下車尿尿 後方機車騎士撞上身亡
吸毒固然不對,但其行為並未直接傷害他人的身體或心理,相比之下,違停卻可能致命。
那為何大眾對吸毒的批評超過違停?
唯一的解釋是:違停是普遍行為,吸大麻只有少數人會做。
當某種行為被廣泛接受或視為「普遍存在」時,人們傾向於對其採取寬容態度。相反,當某行為被視為少數人的特例時,社會的審判就變得嚴厲。
但我們不應該是以事情的嚴重性來判斷嗎?
關於公眾人物的榜樣:
很多人擔心公眾人物的行為會帶給年輕人或是小孩不好的影響。 這種感覺就像,在燈火闌珊的街道上,有一名乞丐在乞討然後你過去吐他口水說:「你不該出現在這裡!我小孩看到了也會變乞丐。」這行為很可笑吧。
成熟的人都知道,改變自己的不是公眾人物、不是環境,而是你自己。所以不要再把自己教育不足或是孩子的行為推卸到公眾人物身上了。
如果你也認同以上兩點,那我們來看看這些批評的背後隱藏的是什麼心理狀態。
批評來自於忌妒心:
大多數會撻伐批評的人是原本就不喜歡他們的人,而他們不喜歡的原因,很大一部分來自忌妒心。可能嫉妒他們的成功、財富、名聲,覺得他們憑什麼那麼紅那麼多人喜歡。
當他們出了事情,這些滿腹怨氣的人就會抓住機會發洩,趕快上去補他們兩腳,恨不得把他們壓在地上,最好永遠都爬不起來,藉此來撫平自己心理的自卑。
但這種心態是很不健康的,對自己的人生毫無幫助,你能得到的只有短暫的快感,並沒辦法改變你內心的自卑。
最後我想說,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。每個人都會犯錯,只要這個錯沒有傷害到他人,都是可以被原諒的。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「嚴以待己、寬以待人」的自己。
從Joeman道歉看見患難見真情:
當Joeman發表道歉後,我們見到了多名網紅紛紛站出來支持他。
這一行為卻引起了部分觀眾的不滿。他們在Dcard上分享了支持Joeman的網紅們的截圖,表示自己對許多本來很喜歡的YouTuber,因為他們「瞎挺」Joeman而感到失望,甚至呼籲大家取消訂閱他們的頻道。
但是我認為這不是「瞎挺」而是「患難見真情」,當一個人出事了,還有人願意公開支持他,這反映出他在人際關係上的成功。如果只有利益關係那一定是默不出聲,看風向再轉態度。
當我們今天換位思考,如果今天遇到出事的是我們自己,多麼希望身邊有人拍拍我們的肩膀說:「別擔心,就算全世界都不喜歡你,還有我呢!」哪怕只有一個人。
這份患難見真情,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