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人公司

為什麼小而美,是未來企業發長的趨勢。

一人公司的簡單概念就是:

質疑成長的企業。

一人公司拒絕並質疑某些傳統的成長形式,不是基於自己的原則而質疑,而是因為成長並非永遠最有利、或經濟上最可行之舉。

一人公司的四個典型特徵:彈性、自主、快速以及簡單。

彈性:

有彈性的人具備的第一個特點是接受現實。他們不要求事情以一定的方式進行,也不會投入不切實際的幻想。

有彈性的人具備的第二個特點是目標出於「意義」,而不是單純出於金錢動機。
雖然目標與金錢並不衝突,但當你身處可怕或有壓力的情況下,只要你知道自己是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努力時,你就能更具備適應力。這種目標感來自不可改變與核心的價值觀。

有彈性的人具備的最後一個特點是,事情發生變化時具備適應能力——因為他們總是如此。

根據瑞爾森大學的資料顯示,在加拿大有42%的工作因為自動化的進步而受到威脅,另外根據二O一六年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的資料顯示,在未來十年至二十年,美國62%的工作有危險。

麥當勞的機器人可以在十秒內迅速翻動漢堡,且幾年內就能取代整個團隊。

特斯拉與其他公司正在研發自動駕駛的大貨車,目的是在長程貨運上取代貨車司機。

當一人公司看到如同前述的未來轉變,可以做出戰略轉向。舉例來說,室內設計師可以花更少的時間來測量與訂購供應品,然後花更多時間根據個別客戶的需求,創造更多創新的設計概念。

或者財務顧問可以花更少的時間來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,然後花更多的時間了解客戶的特殊需求,並教他們如何適當的管理自己的錢財。

當市場發生變化或出現困難時,隨機應變能力可以讓你利用手上的資源去做事,不需要在各種可能情況下投入「更多」——像是更多的員工、更多的費用或是更多的基礎設施。

自主權與掌控權:

一人公司越來越受歡迎,因為人們希望在生活中能擁有更多的掌控權與自主權,特別是在自己的職業生涯方面。
成為一人公司,掌握自己的生活與工作。

身為一人公司你若想實現自主權,你就必須先成為自己核心技能組合的主人。
能力與自主權是一體的,因為當情況相反——你擁有十足的掌控權,但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——就會導致災難。

一開始,在成為一人公司之前要先採用海綿思維——基本上,你必須盡力學習與你的職業、行業,以及客戶相關的一切,並努力收集行業中的寶貴技能。

快速:

快速不只是瘋狂的更快速工作,而是要想出新的、有效的方法,以最佳方式完成任務。
當你用更聰明的方法為自己工作,而讓自己更快完成更多工作時,你就能建立更靈活的時間表,讓工作更加融入生活當中。

在一人公司中快速的另一個觀點是,當客戶群或市場發生變化時,擁有更快速做出戰略轉向的能力。

一人公司發現獨立的工作者或小公司更容易做到,因為要削減的基礎設施更少。

當一間公司的員工越少,涉及的外部資金也越少,公司就能越快行動,無論是前進,或是朝新的、更有希望的方向移動。

簡單:

若一人公司想要成功,就不能只把簡化當成理想的目標策略,簡化絕對必要的條件。
產品或服務太多、管理層次太多、或是完成任務的規則與流程太多,都會導致退化的結果。必須將「簡單」視為任務。

如果你有一個創業想法,但需要大量資金、時間、或資源,那麼你很可能想得太大了。

你可以把想法縮小到基本問題上——現在就做、以更低的成本做,並且盡快去做——然後反覆改進。

領導人需具備的條件:

一人公司的通才領導者需要瞭解工作的許多方面才能成功。
一人公司的領導者一開始就應該具備幾點概括性的領導特質,或者應該要願意去培養這些特質。

對他人心裡的理解力:

你需要了解人們如何對你的產品或服務作出決策,還有為什麼他們這麼做。

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購買你創造的東西?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猶豫?如果他們真的從你這邊買東西,他們能贏得什麼?了解這些關鍵因素可以讓你成為更好的領導者、更好的業務人員,以及更好的行銷人員。

溝通能力:

從電子郵件、網路貼文、到講電話,所有事情都是在溝通。當我們越了解如何清楚、有效的溝通,我們在領導時就能做得更好,因為我們所下的指示能夠更清楚的被理解。

彈性:

我們永遠不該認為,擁有豐富的知識跟有豐富的智慧是一樣的事。即使你能接觸大量資料或經驗,但依然有許多因素超出你的掌控範圍。

真實的情況是,很多事業都是一種猜測。這就是為什麼當失敗來臨時,有能力捲土重來並讓團隊恢復活力是很重要的事。
因為擁有彈性就能讓你做到這件事。

專注力:

一人公司的領導者必須成為「巧妙說不」的專家。
當機會、任務、干擾、計畫、會議等經常出現時,你可以學著把「說不」當成一種實際可行的策略。
你必須學會如何快速評估這些選擇,找出哪些選項是好的,哪些是該「說不」的。

決斷力:

制定決策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負擔與消耗,當這種情況發生時,很多人會開始作出糟糕的決策,因為他們已經對做決策感到厭倦。
如果把大的、有壓力的決策,縮減為更小、更容易消化的決策,你能以更有智慧、更少壓力的方式選擇方向。

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:

若想成為成功的一人公司,你必須有一個真正的潛在目標。你的理由是推動你企業的重要元素,它雖然無形但始終存在。

你的目標就是用來過濾你所有商業決策的鏡頭,包含很微小或非常大的決策。

如果你不思考自己的目標就建立你的企業,會發生什麼事呢?如果你只關心獲得什麼與更高的利潤,會怎麼樣呢?這些活動肯定看起來更有價值。

但是,當我們越是忙於工作,沒有在一開始就思考為什麼我們做這件事,我們就越有可能意識到(往往為時已晚),面對我們非常努力建構的事物時,我們其實並不樂在其中。

當熱情成為問題:

目標與熱情是完全不一樣的兩件事。

目標是來自一間公司、或甚至來自企業所有者抱持的一套核心價值觀,也是與客戶共享的目標,但熱情只是來自我們認為自己喜歡做某件事情的一時衝動。

我們都應該「追隨我們的熱情」這種陳詞濫調的商業建議,代表我們有資格做那些永遠讓人覺得愉快的工作,並以此獲得報酬。
事實上,「追隨你的熱情」是不負責任的商業建議。

太多人都認為有意義的工作或想法是因為先有熱情。根據牛津大學威廉•馬卡斯基爾的研究表明,從事工作可以幫助你培養熱情,但反之則不然。

這種工作會把你吸引住,保持你的注意力,並且讓你處於心流狀態(當你集中精神在工作時,你會忘記時間)。

有吸引力的工作由四項關鍵因素組成:「定義明確的工作、你擅長的任務、績效回饋以及工作自主權。

我是在一間公司成為搶手的設計師後,才開始自己創業做網頁設計。我在當員工時累積我的技能,直到我辭職時,那間公司的客戶也想和我一起離開。

如果我沒有這麼做,我甚至不會開始為自己工作(我會創業只是因為客戶在我辭職後打電話給我,說他們想把自己的案子移到任何我去的地方。)

事實上,我並不熱衷而網頁設計,或甚至對自己創業也沒有熱情。我之所以有勇氣創業,只是因為我有一小份公司名單,這些公司願意從我創業開始就付錢給我。

這似乎是令人沮喪的消息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值得慶幸的是,你不必浪費時間去找出你對什麼事充滿熱情,也不必期望有一天你能找到你內心的勇氣,全職投入你的熱情所在。


熱情與勇氣幾乎無法控制,它們也可能很容易讓你覺得自己很糟。單純的在有需求的領域上努力把事情做到非常好,探索這些技能如何應用到其他領域,並用小方法測試你的想法,看看是否有人願意買單,這反而是更容易做到的事。

重點是:你可以追求任何你想要的熱情,但你不應該覺得自己有資格從中賺錢。
工作的熱情來自先打造有價值的技能組合與掌握你的工作。
這是個好消息,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再需要因為沒有找到真實、隱藏的熱情而自責不已。相反的,你只需要努力工作就好。

個性的重要性:

個性——真實的你,也就是被傳統商業教導而隱藏在「專業化」外衣底下的你——是你成為一人公司的時候,在競爭環境中的最大優勢。

人們可以複製技能、專長,以及知識,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,這些都是可以複製的。無法複製的是真實的你——你的風格、你的個性、你的行動意識,以及你在面對複雜問題時,找出創造性解決辦法的獨特方式。

唯一的客戶:

有些公司對成長與獲取新客戶的執著——追逐一般認為能夠不斷成長的用戶數,變成它們能放在自己網站首頁、或在投資者簡報檔上吹噓的某種虛榮指標。

但快速取得使用者的成本非常高——因此通常會造成整體利潤較少的結果。身為以利潤為中心的一人公司(以較低的費用增加收入,就代表更多的利潤),你應該棄不惜一切代價擴張用戶的愚蠢做法。

相反的,你可以專注於留住客戶,取悅客戶,以及協助你的客戶。長期而言,這種方法會讓成本降低許多,對你公司的幫助也會提升許多。

優質的客戶服務,不只是做到禮貌的規範而已。保持即時性、回答問題,以及尊重的對待客戶,都不該有所回報——這種服務理應是客戶期望範圍內的事。

一人公司之所以能茁壯成長、脫穎而出,是因為透過私人接觸,建立互惠關係,用心對待客戶讓客戶覺得自己好像非常重要(他們確實很重要),而達到超乎客戶期望的水準。

成功的客戶造就成功的企業:

成功的客戶有財力繼續支持你的企業,這會讓你的利潤增加。所以你客戶的成功也會導致你企業的成功。

有些公司認為某些客戶太小而不重要,尤其在談到成功的時候。但是如果你採取這種短視的觀點,你可能會誤認為客戶的情況或規模永遠不會改變。

畢竟,你的一人公司專注於變得更好而不是更大,當你身為客戶時,也可能被認為是「太小而不重要」的公司。

當你採取這種心態時,你會忽略客戶的長期戰略價值與忠誠度。比起一位每個月支付一百美元,但在幾個月後就取消服務的客戶,一位每個月支付十美元服務,且堅持十年的客戶更有價值。

推出產品,在循序漸進地反覆改良:

身為一人公司,你需要儘快實現盈利。由於你不需要依賴投資者注入大量現金,所以你花在建立與創業的每一分鐘,都是你還不賺錢的每一分鐘。

因此,儘快推出你的產品或服務,即使規模很小,但以經濟角度來看,這是明智的做法,也同樣具有教育意義,因為快速推出產品或服務也可以當成完美的學習體驗。
產品的版本不需要很大——它只需要能夠很順利地解決一項問題,並且讓你的客戶覺得買了之後對他有幫助。

找出你自己的可生存最低利潤——也就是你的企業能夠營利的某個點——請記住,數字越低你就能越快達成。

因此,重要的是擴展你的發展步驟,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發展而不求一次到位,並且只關注核心功能,減少費用與開銷,以及確保你的企業模式能先在小規模之下運作。

對一人公司來說,指數型的利潤成長不是它的核心目標,因為只要能實現盈利,通常就夠了。

到那個時候,你能選擇——成長、維持不變、更多休假時間、擴展系統,也有做這些選擇的空間,因為你的目標不是讓利潤呈指數型成長,而是單純賺取大於支出的利潤。

資金不一定是必要的:

有時候,如果你對企業或產品的構想,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開始,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的構想太大或太複雜了。

而且,有時候你應該在人們向你提出某些需求,並且願意付錢給你的時候,才開始創業。

舉例來說,如果你想銷售一門線上課程,教人們如何經營網路生意,那麼最好先提供一對一的諮詢服務。

如此一來,你不必等到拍好所有影片,開發或建立好一個線上課程平台,並建立起線上課程賺錢所需的受眾後,才能實現盈利。

只要你的第一位客戶為你提供的個人指導付錢,就會產生利潤。

快速推出,並且經常推出:

我們常常認為,我們只有一次推出產品或企業的機會,第一次的亮麗登場才是最重要的。如果它不能馬上獲得巨額利潤,我們會認為那注定失敗。

不知道為什麼,我們覺得第一次向大眾公開(有時以數位方式)是具有神奇魔法的。

這種想法的問題在於,大多數產品的推出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成功。是的,產品推出或許可以賺一些錢(如果一切順利),但事情往往不如我們所預期,不會很快有成效,因為一開始多半是我們的猜測。

我們猜測目標受眾、產品定位,以及受眾賦予我們銷售的產品什麼價值。

產品推出並不是一次性、單一性事件,而是一個連續過程,包含推出、測量、調整、重複。

LinkedIn共同創辦人里德・霍夫曼(Reid Hoffman)曾表示,如果你推出的第一版產品沒有讓你感到尷尬,那就代表你推出得太晚了。

如果你認為,每間公司都是根據創辦人完整的精神與不變的理念所發展,那麼這是很荒謬的想法,尤其是許多非常成功的公司都是透過方向調整、徹底改變、或反覆修改它們的路才走向輝煌,才到達它們現在的位置。

後記:永遠不成長

本書的觀點指出一個概括性的商業成就理念:商業的成功不是取決於快速、大規模的成長,而是取決於建立能在長期之下非常出色且附有彈性的企業。

這並不是想表達成功需歷時一千年才會發生,而是想要說明當企業需要維持時,所謂的成功就是要找到維持企業的方法。


正如我們一次又一次看到的那樣,沒有誰是大不能倒。隨著規模的擴大,威脅越來越大,風險也會越來越大,要做的工作會越來越多,需要實現的利潤也越來越多。

相反的,你可以專注於建構實際上小到而不能倒的企業。你可以藉由保持小規模、更聚焦、更快盈利,讓小規模的一人公司能夠適應經濟變化而度過經濟衰退期,也能適應客戶不斷變化的動機,並且能忽視競爭。

足夠的定義是什麼,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。足夠是成長的相反

足夠是建立一人公司的真正方向,也和目前提倡企業家精神、成長駭客,以及創業文化的模式完全相反。

當你定義了你的目標上限,找出你自己對足夠的感覺時,你就能獲得真正的自由。你就有自由可以拒絕你不想做的事情,或者拒絕不適合你的機會。

在你企業中達到足夠的程度,然後知道不必去探索每個新的潛在機會,就能獲得滿足感。

這種自由能讓你以自己的方式經營你的一人公司——這種方式能讓你享受生活,讓你的生活裡充滿你真正想做的事,並為你帶來你真正想服務的客戶。

成為一人公司只有一條規則:關注那些需要成長的機會,並在接受這些機會之前對它們提出質疑。就這樣一條規則而已。其餘的完全由你決定。

但是,如果你停止質疑成長的必要性,你就有可能冒著風險,讓成長的野獸吞噬你和你的整個企業。



當一間公司涉足的產品越多、市場越多、盟友越多,它賺的錢就會越少。
「全方位快速挺進」似乎是公司通往成功之路的號召。
企業什麼時候才能察覺,品牌線延伸最終將導致滅亡。

——艾爾.賴茲(Al Ries)與傑克.屈特(jack Trout)
⟪不敗行銷:大師傳授22個不可違反的市場法則⟫